政大三十大講堂    

102年4月3日《貨幣戰爭》系列書籍的作者宋鴻兵先生蒞臨政治大學進行座談會,

因大部分演講內容已於系列書籍中有所提及,故聊作筆記如下,

補其書中可能未提及之處,供各位參考之。另附個人簡要心得於下。

 

l   宋先生研究經濟脈絡主要是依據兩種研究法:

「數學模型所導致的邏輯必然結果」

以及「特殊歷史事件的重複性」。

l   土地升值不是因為土地真的變比較值錢,而是勞力價值註一溢出的結果。

l   過去人類歷史中已有約2200種貨物作為通貨,其中包括牛隻、大麥、貝殼、稀罕石頭、

  稀罕木材……等等,但經過幾千年的貨幣PK賽,最後勝出的還是黃金白銀。

l   約在1968年左右,Bretton Wood註二的會員之一的法國

  開始覺得美國無法以35美元兌換一盎司的約定來履約黃金匯兌,

  遂進行提領。其他歐洲諸國也效法之。於是Bretton Wood System在1971/8/15被迫終止。

l   以一間公司來說,美國現在的情況是,每賺1塊錢有2毛錢的利息要繳。
何況這還是在超低利率的情況下。

l   高負債、低消費(或說低生產)的國家是無法從本質上有經濟復甦。

   如果是量化寬鬆造成的假象經濟復甦,那也只是鎮定劑註三的作用而已。

l   美國作為世界強權,會盡力分化旗下勢力,以藉此制彼。中日為釣魚台而爭就是一例。

   南北韓之矛盾也是一例。人民幣對美元被迫升值也是一例。

 

註一:宋先生舉了獵人製弓的例子作為經濟發展的基本樣貌。
      獵物是儲蓄,製弓是投資,交換彼此的獵物/工藝品是市場。

只有當製弓的技巧提昇時,才有機會獵到更多的儲蓄。
  
儲蓄多了之後,才有機會跟其他百工之人交換彼此的獵物/工藝品。

也只有當彼此的儲蓄多了之後,才會來競逐土地的價值。

肚子餓時誰還在乎土地要賣多少錢?

於此宋先生也順帶提到,不管資產價格(土地價格的虛長)升的多高,

只有實業的經濟發展(製弓與交換)才能帶來實質的經濟成長。

註二:大家來複習一下布雷頓森林體系

註三:病人用鎮定劑時會有暫緩病痛、焦慮或憂鬱等情況,但不見得病好了。

     講座中提及美國至2008起就患了嚴重的病變。
其中五大銀行要是沒有政府的支持就必倒無疑。
另也提到,要讓病好的最好方式,就是讓該倒的銀行倒閉,
壞體質的企業破產。再讓新的企業替代舊的企業,
百廢皆敝後方可萬象更新。

 

因是座談會,故也有許多提問。但方向大致朝著
“美國經濟發展”、“投資趨勢”與“政經關係”有關。

比較意外的是,宋鴻兵先生在此次會談中並沒有特別著重於貴重金屬之投資。

反倒提及貨幣優勢,人民幣勝於美元,美元又勝於歐元。
但不論何者都不是可以穩定持有10年以上的資產配置。

如果是人民幣,也許持有個三年倒還可以。

 

另有一個問題比較特殊,是關於美國學者對全球經濟紊亂的說詞。
學者是誰不重要,重要的是美國人。
他說全球因貿易失衡,所以導致了當前的經濟危機。
有趣的是,宋鴻兵回答:
「就因為是美國人,所以都把問題指向他國。」
如果各位讀過該名美國學者的書,可能也因種種引述的數據而迷失其中。

要是沒有多方比較而只找自己想要的資料,

或許我們也會深陷在自我的價值體系之下。

 

此外板主也向宋鴻兵先生提問:

「如果資本過剩/生產過剩是資本主義必然的原罪,

難道人類都無法從這樣的歷史循環中超脫嗎?」

不愧是學者,總能回答的很理性:

「年輕人不用太悲觀,儘管很多機會已經被既有的企業壟斷了,

互連網上還是有很多新興機會。」

於是他舉了個例子,說大陸那有個女生上網賣手套。

因而拍了自己的手作為展示。

久而久之居然有廠商覺得「這手不錯」,於是她就成了「手模」。

這大概是網路創業中前所未聞的新事業吧!

除此之外,亦提及未來的經濟模式會從實體經濟逐步轉為「體驗經濟」。

所謂「體驗經濟」就是單指「賣感覺的經濟」。

星巴克的咖啡絕對不是世界最好喝的咖啡,

但為什麼它能創造出一杯100多元的價值?

因為讓消費者「感覺對了」。

看完電影你什麼也沒帶走,但為何還是願意花近300元新台幣進戲院,

而不是幾十元的租片,甚至免費的網路資源?

因為「感覺對了」。

LV的名牌包成本每公尺只有450元台幣?

就算心知肚明是被坑了,還是很多人漏夜排隊。

因為「感覺對了」。

  

   這世界上還有很多沒有被開發的創意。
這些創意可能是源自於你內心深處一直渴望已久之事,請盡力發掘。

你知道方文山在成名之前竟是個電子器材裝配員嗎?

你知道魏德聖自嘲不拍電影的話也是去修電線杆嗎?

這些人好像都在走已經開發過的產業。

難道沒有新的嗎?

有的,現在的婚禮產業鏈甚至有包含求婚計畫的服務。

還有呢?

如果你學藝術,你會知道藝術最高的表現形式是電影。

但能不能將個人拉入電影之中,而升格為「情境藝術」呢?

也就是客戶就是主角,穿梭於各時代,各劇本之中。

好像也沒什麼不行的,就像手機當初問世一樣。

 

    或許我們無法像五大財團那樣自由主宰著世界。

但我們發揮自己的天賦,應該也能像英國的年輕人一樣,

17歲就賺到人生的第一個3000萬美元。

17歲的9億英國青年

 

也許我們應先自問自己的天賦在哪?

arrow
arrow

    Goldilv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